西安地铁25日起全线网恢复常态化运营
为配合春运工作,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结合客流快速增长的特点,自1月25日起,西安地铁全线网恢复...
2025-08-20 12:03:38
来源:南明频道
在火热的三伏天里,南明区各公共文化场馆化身“天然空调房”,不仅为群众提供清凉舒适的环境,更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与服务,让“文化纳凉”成为夏日里兼具温度与深度的避暑良方,实现消暑与充电的双向满足。
步入南明区图书馆,凉意扑面而来。借阅中心、图书阅览室、自习室座无虚席,不少学生和市民在这里静心看书、伏案刷题,在书香与清凉中高效学习阅读。
“和同学一起过来学习、刷题,这里凉快又安静,大家都在专注看书,这种氛围能让人静下心来。”今年初中毕业的学生谢永浦所住的小区离区图书馆很近,暑期到来以后,他几乎天天过来,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
为了方便市民游客阅读和“文化式”纳凉,6月1日以来,南明区图书馆所有阅览空间和自习空间全部持续开放,并免费提供饮用水和WiFi,全馆10万余册好书供读者免费借阅,日均接待读者近千人。
此外,图书馆还开展了“南图文艺苑│琴合十方”古琴赏析、南明避暑季——“荷家欢暑期游学等公益文化活动20场,惠及群众千余人,让读者们除了可以安安静静享受阅读,还能在缤纷的主题活动中解锁新知识。
书店也成为众多市民消暑、“充电”的首选地。凉爽的空调、满架的图书、安静阅读的人群,构成了一幅独特的夏日城市风景。
在南明区乐转城市书房、西西弗书店、智慧书房等地,随处可见专注选书或沉浸阅读的身影。书架旁、阅读区坐满了沉浸书海的读者,或认真翻阅书籍、或在笔记本上仔细记录,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带着孩子在万象城西西弗书店看书的河北游客宋先生说:“很喜欢这种闹中取静的感觉,点上一杯咖啡,选一本喜欢的书,孩子可以看他喜欢的绘本,很不错。”
室外烈日炎炎、热辣滚烫,室内清凉舒适、文化氤氲。暑假期间,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研学团队将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作为出行目的地,近距离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大美不言主题展厅,苗绣、银饰、侗族大歌等非遗项目通过实物、影像与数字化互动结合的方式生动呈现,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市民谭女士表示:“在这里还能近距离观察苗族百鸟衣的精美纹样,感觉课本上的知识都‘活’起来了。”
除了常驻的展览外,博物馆还推出了“镂月裁云 剪续华章——贵州非遗剪纸艺术”作品展、“万木同春 向阳而生——艺笔共绘同心圆”艺术作品展、“民族瑰宝——民族文化宫馆藏文物”精品展等展览,并开展了中药香包制作、竹编制作、竹扇制作等文化传承体验活动,丰富市民游客的体验感,让大家享受了一场充满智慧与清凉的文化之旅。
从图书馆的书香氤氲到书店的静谧沉浸再到博物馆的眼悦心悟,南明区的“文化纳凉”菜单越发丰富多样。多元的文化场馆、丰富的文化活动,成为了消暑纳凉的‘降温剂’,也成为滋养市民游客精神的‘营养液’,让大家在南明的夏天,既能感受清凉,更能收获丰盈,让整个城市在炎炎夏日里涌动着文化的活力与温情。
来源:南明区融媒体中心
标签:
为配合春运工作,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结合客流快速增长的特点,自1月25日起,西安地铁全线网恢复...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策划 刘莉 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了新冠特效药,你会选择打针还是吃药? ...
民政部日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寒假春节期间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
中新网上海1月25日电 (周卓傲)1月22日下午4点30左右,上海地铁15号线祁安路站一名老年女乘客下车时...
记者从河南高速了解到,受大雾影响,截至2022年1月25日8:20河南共30条高速禁止车辆上站: 1、因...
马上评|多写3字赔近3万,离职报告的坑该填上了 一场离职,有人“赚了”,有人“赔了”。最近,...
2022年1月24日19时,山东济宁梁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济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送的北京市大兴区...
根据河南省许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2022年6号)通告,即日(1月25日)起,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
科技日报记者& 8194;张梦然 据最新一期英国《自然·通讯》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开发出一种半导...
科技日报记者& 8194;刘霞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借助机器学习算...
记者从河南省禹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根据国务院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工作要求,结...
1月25日,辽宁省金秋医院按照上级部门协查通知,根据国家和省、市疫情防控要求,该医院严格落实相关...